引言
磁流體,又稱磁性液體、鐵磁流體或磁液,是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它既具有液體的流動性又具有固體磁性材料的磁性,是由直徑為納米量級的磁性固體顆粒、基液(也叫媒體)以及表面活性劑三者混合而成的一種膠狀[1]液體。該流體在靜態時無磁性吸引力,當外加磁場作用時,才表現出磁性,在實際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理論上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可廣泛應用于磁流體密封、醫療器械、頻率調節、減震[2]、磁流體探測等領域。本文采用化學共沉淀法[3-4]制備了穩定的Fe3O4鐵磁流體,對它的粘度特性進行了分析。
1 實驗
實驗原理
Fe3O4顆粒是磁流體制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采用化學共沉淀法在鐵鹽和亞鐵鹽溶液中加入氨水,可以制備出符合要求的Fe3O4顆粒,化學方程式為:
FeCl2·4H20 + 2FeCl3·6H20 + 8NH3H20 = 24H20+ 8NH4C1 + Fe304
1.2 實驗方法
第一步:按3:5的質量比稱量8g FeCl2·4H2O-FeCl3·6H2O混合物,溶解在60ml水中,用玻璃棒反復攪拌,得到棕色溶液;
第二步:用堿式滴定管將氨水以3ml/min的速度加入溶液中,觀察形成Fe3O4顆粒,待其沉淀后放置于永磁鐵上,以避免大顆粒的團聚[5];
第三步:按體積比1:19配制成氨水-去離子水混合液,反復對Fe3O4顆粒進行洗滌,重復第二步,直到混合溶液的pH值在9.2~9.8,沉淀分離后得到Fe3O4顆粒沉淀物及溶液共約30ml;
第四步:加入表面活性劑2.6g,超聲波振蕩約18min,取出未溶解的顆粒,重復幾次后,將混合溶液靜置冷卻至室溫,用超聲波振蕩5-8次后得到穩定的Fe3O4鐵磁流體。
2 實驗結果及討論
2.1 固體磁性粒子體積份額對粘度的影響
環境溫度25攝氏度,固體磁性粒子體積份額選取0.5%、1.0%、1.5%、2.0%和2.5%,測量后整理數據如圖1所示。從變化曲線我們分析得知固體磁性粒子體積份額的增大會帶來粘度的增大,且增大的趨勢隨著外加磁場的增大而變快。
2.2 表面活性劑質量份額對粘度的影響
環境溫度25攝氏度,固體磁性粒子體積份額為1.0%,表面活性劑質量份額選取3%、4%和6%,外加磁場為0,測量后整理數據如圖2所示。從變化曲線我們分析得知表面活性劑份額的增大會帶來粘度的增大,且在一定范圍里呈現線性變化。
同時我們還發現,穩定后的粘度比也與表面活性劑質量份額有關,表面活性劑質量份額的減小會增大*終的粘度比,實驗數據如圖3所示。
2.3 溫度對鐵磁流體粘度的影響
固體磁性粒子體積份額為0.5%,表面活性劑質量份額為3%,環境溫度選取10、20、30和40攝氏度,測量后整理數據如圖4所示。結合安德雷德粘度與溫度關系式我們發現,無論外界有無磁場作用,溫度的升高都會帶來粘度的下降,對比0Gs和147Gs情況,有磁場時粘度下降更快。
3 結論
本文介紹了Fe3O4鐵磁流體的制備方法,分析了鐵磁流體粘度與固體磁性粒子體積份額、表面活性劑質量份額和溫度之間的關系,得到的相關結論可為企業應用提供參考,具有實際的應用價值。